法國今年推動新創不遺餘力,尤以馬克宏甫上任即提出的兩項重大新創政策:European Venture Fund(歐洲創投基金)和科技簽證(Tech Visa)便可見一斑。我與法國在台協會在今天下午舉辦了一場論壇活動:【法國,新創企業與獨角獸的產地】,邀請到法國新創領域的專家前來,和民眾與政府各部會進行交流分享。
我們看到的是法國在五月總理馬克宏上任後即積極推動新創環境,從資金面和留才攬才面出發,承諾將法國建設為新創國度,由此可見到法國在發展新創和科技的決心。今天很高興能邀請到4位分別來自加速器、新創團隊、政府、學研機構的法國朋友來分享第一手的經驗,我們好奇的是法國推動新創進程的經驗,馬克宏的政策實質上對於新創圈的幫助是什麼,台灣又可以從中學習到可移轉的洞見。很高興聽到法協代表紀主任對台灣的科技和開放政府的肯定,希望能讓兩國的團隊更認識彼此,有更多更緊密的合作。
下午講座邀請到 Le Centquatre、The Schoolab、Paris & Co、Polytechnique 和 EuraTechnologies 五位團隊夥伴,他們分別在不同的領域提供新創企業服務,展現法國新創環境的活力。有的代表企業與地區為中心,例如,Justine Michel 來自巴黎的 Paris & Co,和巴黎市政府密切合作,服務範疇從觀光到食物都有,他們協助新創企業在巴黎實驗他們的創意,並且和巴黎人互動,也為他們引介不同領域的資源。Carine Sit 代表的加速器 Schoollab 將自家機構定位為培育創意家的創新工作室,他們和許多境內外大學合作,也舉辦相關交流活動和提供訓練課程。巴黎綜合理工學院(Ecole Polytechnique )的 Bruno Martinaud 教授除了磨練學生的研究能力,更致力培養他們的企業家精神,並且把他們帶上適合的舞台。代表法國第一大加速器EuraTechnologies 的 Raouti Chehih 表示,他們協助法國和海外的企業家在法國開展數位業務,並擴展到區域和全球市場。對他來說,成立公司不是難事,但是把對的人才和資金代金去才是。還有專注於文化藝術類的 Le Centquatre,機構代表 Valérie Senghor 希望培力新興藝術工作者,同時也帶著將在地藝術場景帶向國際舞台,以及讓每個人都能接觸藝術的使命。
會中,我也以兩個問題請教五位專家,第一個問題當然是 Tech Visa 簽證有效嗎?
法國推行了近半年的 Tech Visa 簽證,當然要把握機會問問看第一線的八卦!究竟外國人才的輸入對於新創圈的效力是如何呢?
- Martinaud表示,我們不應該擔心外籍人才的輸入或把人才送出國,因為對企業家的能動性本來是他們的本質,他表示,95%到海外創業的法國人最後都回到法國發展。
- Sit 則說不論外籍企業家是否決定留在法國,他們都是會對法國有深入了解的外籍人才,法國需要這樣的交流與接觸。對此Chehih也強調,外籍企業家在法國能夠和當地合作夥伴進行寶貴的交流,讓創業者和投資人對自己的計劃都不至於流於天馬行空。
那麼法國的公私合作又是如何?政府扮演了什麼角色?
- 對於公私合作關係,大多數與談人也認為是必須的,因為政府在其中扮演了難以取代的角色。政府所提供的不只是資金,更是公共的力量,Martinaud舉例講到,這個領域最重要的是讓整個新創系統動起來,而政府就是能夠使其成為公共議題要角。此外,許多好的想法一開始並不是很明確,私人企業的投資比較少,因此需要政府的協助。政府也應該理解創業的風險,能夠成功的案例或存活很久的案子可能不多,但是政府要思考的是,怎麼從這麼多新創中找到未來成為中流砥柱的那幾個,這樣的遠見以及退新創的重視就是推動整個系統的力量。
- 正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誰會成功,多元性更是我們所需要的,Chehih表示透過不斷嘗試不同組合、和不同的團隊交流,才能夠快速地有豐富的成果,Sit則表示政府單位的猶疑有時候會成為發展的阻礙。
整場活動是以英文進行,令人意外地現場的觀眾朋友反應熱烈,許多人都對於法國新創投資、新創生態感到好奇。科技部對於如何激發理工學生的創業家精神很感興趣:Martinaud 說,最重要的培養時間在事業一開始的時候,一開始就有長程規劃,便可想像十年後是怎麼樣,創造什麼樣的影響。而創業家精神的文化和思維是很重要的驅力,有遠見、行動快速與無所畏懼。
這次單獨分享我想收穫非常的多,簡單歸納以下三點:
- 關於新創,法國人想的是如何創造對人才更公平的環境,這意味著符合條件有能力的人就能夠進入法國。
- 對於成功的新創和企業家精神的定義,法國朋友非常謙虛的說:新創是不斷的受苦與除錯的過程,獨角獸只是理想,還是回家 coding 比較實際。
- 我們看到更好的事情是越來越多新創不只是獨角獸,更多新創朋友在意的是事情背後的社會價值,也就是斑馬(zebras)出現所代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