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未來工作實驗室-台灣忽略的數位轉型

立法院數位國家促進會」會長余宛如於昨(29日)邀請「德國工研院(Fraunhofer IAO)」人力資源管理服務研究所副所長Walter Ganz 分享「數位德國的發展進程與服務創新對社會的影響」。

 

KarenYu_1061130-GerNeth_mori-1

 

德國在 2017 年領先歐盟,完成《智慧型交通系統法第1次修正法》。其針對無人車本身的駕駛行為進行明確的指引與規範,而非僅是試驗等申請標準。此法無疑是全球對於無人車如何影響社會最早的法律回應。

 

Walter Ganz 副所長將此歸功於德國的數位國家發展規劃:

 

  • 反向關注中小企業、鄉村,提升產業發展

 

德國從 2014 年開始推動「數位國家」政策。過程中,決策者們發現其實都市、大企業在這方面進展良好,但是鄉村地區與中小企業容易被忽略。因此與其他國家迥異,德國的「數位國家」耗費許多心思在這方面。

 

鄉村部分,德國專注於基礎建設的提升,例如網路與感應器的建置。至於中小企業的部分,德國政府會關注中小企業的需要,並藉由適當的政府資料電子化合作,協助展業發展。

 

舉部會資料庫為例,雖然現在德國部會資料庫的資料並不會互通,但是能將資料釋出給不同單位,協助產業發展。例如,醫療衛生福利部會的數據,其實是可以推動工業製造的政策的。

 

  • 多部門共構、公私部門協力,提供國民更好服務

 

而談到跨部會,就不能不提到德國在「數位國家」政策規劃上的組成。除了剛剛說的不同部會共同協力,也會納入學界、勞方、資方等的意見,讓他們都成為政策的貢獻者。

 

Walter Ganz 副所長更直言,「數位國家」的時代,公私部門協力是很重要的,特別是能夠提升公部門的執行力。因此,業者的意見,絕對是他們要參與的。對於與會民眾所提到的科技社群,Walter Ganz 副所長則認為,以德國的狀況,公民不一定比公部門更了解「數位國家」,因此公民意見通常由議會取得即可,不一定會參考社群意見。

 

  • 科技不是問題,科技如何影響社會才是重點

 

對Walter Ganz 副所長,他對德國的科技充滿信心,相信可以維持領先地位。因此很多時候,更重要的應該是如何面對科技帶來的改變這也是為什麼德國會如此早提出《智慧型交通系統法第1次修正法》。

 

在「人工智慧」的未來,人類的工作型態絕對會被改變,而且這些改變其實早已發生。舉德國的例子而言,現在有非常多德國人都是透過網路取得一天到一年不等的派遣工作這樣的工作如何計算假日、退休金等,都已經急需被解決的。

 

KarenYu_1061130-GerNeth_mori-3

 

面對現在的勞動型態,和未來更多的變化,德國政府雖然法規上仍未有調適,但已經成立「未來工作實驗室」進行研究。希望透過實驗室的成果,讓政府能預見未來的工作型態,給予適當的勞動法規。德國的「未來工作實驗室」同時也扮演公民教育的角色,開放民眾參觀,刺激家長與孩子思考未來的工作樣貌,從而提早思考未來、選擇科系。

 

有注意到台灣最近《勞動基準法》修法的Walter Ganz 副所長也表示,看到台灣這麼多人在乎勞動條件,他覺得是很正向的指標。但他建議台灣除了關注現行的勞動條件修改外,也能開始思考,什麼是下一代的工作與勞動型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