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的食物都能映著農人的臉(上)

身旁的友人、生態綠的同事都知道我很愛吃,也知道我喜歡google哪兒有好吃的。大學、研究所時期,自己還有寫部落格的習慣,但大多是寫食記,除了滿足當下的感官刺激及口腹之慾外,寫食記是想保有對那食物的尊重及用餐經驗的回憶。其中,更希冀閱讀我食記的人,能因為我的圖文敘述,知道在台灣的角落還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美味。尤其看到有人對自己每篇食記的回應,看到有人也同聲呼應說:「對對對,這家真的好吃、下次我也要去吃吃看」時,心中油然地深起一種成就與驕傲,感覺自己微不足道的文字也能產生小小的貢獻,而這點小小的愛現心態,造就當時我持續寫食記的動力。

部落格最多的就是食記和食物的照片,猜猜看下圖是高雄哪個角落的小吃?
(猜到才有鬼)

因此,學生時期,身邊的朋友都稱我是「美食達人」,彷彿自己是一張嘉義美食地圖(當時在嘉義唸書),是一盞明燈,指引身邊的朋友哪邊有好吃的餐廳,哪間餐廳是地雷,也因為如此才有「美食達人」的稱號;不過也因為自己很挑,對「吃」實再斤斤計較,若吃到不好吃、不新鮮的,我可能咬幾口就不吃,所以總是被身旁的人唸說糟踏、浪費食物(大學同學還詛咒我會下地獄,地獄的垃圾桶會滿到爆掉);相反地,吃到新鮮可口的美食,我一整天都能保有好心情,即使那道美食可能需要排隊一個小時,我也在所不惜…

早上即使肚子很餓,但為了吃這湯包,甘願排隊~(淚)

前面鋪陳了那麼久,只是想強調我跟吃的關係與連結,自己是一個可以為了吃美食付出時間與金錢的人。然而,最近有感而發,從去年開始,我不斷地接觸有關「食物」、「農業」、「公平貿易」的書籍、講座與影片,包括「慢食新世界」、「廚房裡的人類學家」、「餐桌上的食物」、「永續餐桌」、農業相關講座、大誌雜誌、綠雜誌的「食育」篇以及木村阿公的故事等,漸漸地,我發現自己對吃這個行為,已不再受限於滿足感官經驗或口腹之慾,也意識到過去的自己哪能稱為美食達人,不過就是隻「愛吃鬼」罷了!現在的自己,在長期接觸與食物、農業有關的主題後,無形之間變得會去思考吃下肚的東西其背後的生產過程與價值,無形之間也開始去思考究竟什麼才是「美食」?

慢食新世界的作者卡羅.佩屈尼(Carlo Petrini)引用主廚亞蘭杜卡斯對美食的定義:「美食是當你看到一樣產品時,你會尊重其原始口味,尊重那些栽植、培育或發明它的人,並使用正確的方法處理它,用正確的時間烹調、使用正確的配料。美食向每個人清楚地傳達這些訊息,這樣我們才能感謝大自然賜予我們這些美好的東西,美食就是對產品本 身的尊重。」

對,美食的定義就是這麼簡單,美食不必是花費大把鈔票選購高級食材才稱的上美食,美食不必是在五星級餐廳才吃的到,美食也不會只有廚藝高超的大廚才做的出來,只要人人有心,大家都能是食神(我也是周星星的影迷= =)

過去很單純地認為美食就是能滿足感官刺激及口腹之慾,但現在覺得美食除了具辨識性的感官刺激之外,能夠展現食材的原始特色、能夠連結生產者,實為成就美食的條件之一。所以回顧過去自己所寫的食記,總覺得都過於敷淺,自己與食物的連結關於是如此之薄弱,過去甚至總愛盲目地看美食節目,從過去單純的烹飪型美食節目,到現今愈來愈多結合綜藝、旅遊、生活的美食節目,漸漸地也觀察到,台灣現今美食節目的型態愈聚焦於娛樂性質,台灣真的有所謂的美食節目嗎?台灣的美食節目教我們如何炒一道菜,但日本的美食節目則告訴我們如何去找「乾淨」和「好」的食材。

我總覺得所謂真正的美食節目,除了廚師現場展露高超廚藝、精闢的感官分析與食材介紹之外,若能再加上深入的在地文化分析、食材選擇的方法、主題知識的討論,那我想一定能跳脫出娛樂性質之外的新型態美食節目,例如節目在談烹飪前先談食材,談食材前先談產業,談產業前可以先知道當地文化起源,如此一來,除了讓觀眾口水直流也想食指大動的美食之外,也能藉由對於食物的理解度,了解當地產物與文化的精神。


台灣的美食節目百百款,但真的有所謂的美食節目嗎?

日本美食節目「料理東西軍」,除了大廚展露一手好廚藝之外,節目會實地現場拍攝食材的生產過程與生產者的背景,我們也才知道原來那道咖哩飯的蘋果是某小農的蜜蘋果,麵包粉是國產小麥製成的

的確,每個人對美食的定義及感官經驗本來就不同,但如果仔細研究,重新思索美食的意義,其實不難發現近幾年來,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開始意識到購買新鮮、無毒的蔬果,愈來愈多的餐廳開始重新回歸自然、找回食材的原始口味。事實上,講到食物就要找尋其根源,而吃和食物的根源其實就是一種農業行為,所以美食家也是生態學家,應了解生態、農業才能成為美食家。因此,對我來說,美食除了具有辨識性的感官體驗外,更是一種「從消費到參與」的過程。我消費了這項蔬菜、水果、蛋、肉,但我更要知道及參與整個烹飪過程,我知道用什麼方式處理食材,這就是對食物的尊重;從消費到參與,我們就不只是消費者,我們還要負起生產系統的責任,如此一來,美食便能產生一種感染力,能感受到廚師的用心,食材的新鮮,餐桌上的氛圍。因為參與,東西好不好吃不是重點 , 重點你有真正了解你吃進肚子的東西是什麼?

之前看綠雜誌,才知道在日本有所謂的「食育」,意思是在幼兒時期給予正確的飲食知識、選擇食物的能力,教導飲食文化使其傳承,教導其對產地的認識以及如何與環境的共處,培養對食物的感恩之心;在瑞典,則有「自煮運動」,意思是在瑞典當地發行一本免費索取的食譜 「homemade is best」,強調自己購買食材回家烹飪,我才知道吃東西,從來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要如何吃的「好」、吃的「乾淨」、吃的「公平」是我們應該學習並傳導給下一代的。而當我們真正參與了整個食物的過程,自然地不會提供便宜廉價、沒營養的食物給自己、給消費者。再加上,最近看了一本好書,書名是「種好菜,過好生活(sharing the harvest)」,其中提到「社區支持農業(CSA)」,無非就是一種追本溯源的模式,一種從消費到參與的過程,下篇會來好好介紹這本書,在此就先不多贅述。

最後,「食物教育」很重要也很不難做。一個人對某事物正向的觀念與習慣很容易影響身邊的人,自覺的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消費習慣從而做出改變,要知道插子是最危險的武器,我們吃的東西,無形間都牽動著生產者、土地與生態。現在,因為經營「好樣綠生態農產品平台」的關係,自己也盡量購買「友善小農」、「友善環境」的蔬果或食材,而自己的家人也在我不斷灌輸「照顧小農就等於照顧食材與在地文化,也等於是保護美食」的食物教育影響下,開始加入綠色消費的行列。現在的我,早上會自己做早餐,當然食材的來源都在我的掌握中,雞蛋選用出自堅持不打抗生素的潘式牧場紅仁鴨蛋,無毒小黃瓜、美生菜、無毒養殖的魚鬆:

雖然味道簡單,但就是覺得好吃

因為我知道,我們所吃的東西代著著我們,想要變成美食家而不是貪吃鬼,就像美食家徐仲說的,美食家養成有三部曲:「知味」、「品味」、「玩味」。對我來說,所謂的知味,是要能尊重生產者與土地,因為知味,才會品味,不會只嫌這道菜肴這麼貴或是味道普通,反之,能去思考農作物從農田到餐桌其背後的價值、社會交換與生產過程之連結; 最後玩味,我們能使用正確的方法處理食材,用正確的時間烹調、選購正確的配料,選用當季的食材,如此一來,除了滿足自己的感官經驗與口腹之慾外,亦能對環境友善,也同樣的尊重他人及自己的附加價值,在享受美食時的同時,知道食物來源能為生態帶來成就,那享用這樣的美食可謂人間一大幸福不是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