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進修食物人類學的宛如,未來每兩個月都會透過綠雜誌,把各類關於食物的見聞,透過綠雜誌帶回來給台灣的讀者。
下面這是六月號所刊載的內容:
在美國連鎖咖啡店星巴克強大的品牌形象與覆蓋率之下,你很難從字面「歐洲咖啡館」想像歐陸咖啡店到底有什麼不同,因為很多咖啡店、甚至是老店都改頭換面轉向企業化經營 ;另外想像中的歐洲咖啡館,應該是獨立店家,配著歐式或斑駁的木製裝潢。而我開始對英國咖啡店有印象是在上海看到標榜英國品牌的COSTA咖啡到處林立,當時才知道原來這樣經營的咖啡店也有英國品牌。與美國連鎖咖啡店相比,COSTA最大的特色就是標榜使用「雨林保護認證(Rainforest Alliance Certificated)」的咖啡豆,大大的認證標籤貼在顯眼的地方,很容易辨識。2010年英國的星巴克的義式咖啡系列全面改用有「公平貿易認證(Fair Trade Certificated)」的咖啡豆更引起我「為什麼只有英國星巴克」的問號。星巴克在世界各地的行銷策略是不同的,這可能跟他是以代理授權的方式有關,所以在台灣、香港與中國,星巴克並未採用英國的作法。英國企業善於兼顧社會責任讓我印象深刻,在參加倫敦咖啡節後,我更驚艷他們如何用創意實踐企業的社會功能。
買票進了會場,與台灣咖啡節最大不同之處是氣氛。各個咖啡館的黑白照片懸掛在入口處,光與影交織出一幅幅人文的畫面,咖啡香氣已經飄散又凝結在空氣中。老釀酒場的屋頂灑進陽光,攤位退到兩旁,場地的主人是咖啡節的觀眾,肆意的坐在人工草皮上,喝著咖啡享受這片陽光。此外,在咖啡節裡,你一樣可以感受到倫敦區域的差異而得到興味:掛著霓虹燈館、陳列著重型機車,強調著咖啡匠(Artisan)執著與專業的小型店家為主,連觀眾休息區都改成慵懶而頹廢的破舊沙發,凸顯了SOHO咖啡館的特色。在咖啡實驗區裡,有公平貿易、雨林保護等全球熱門的咖啡議題,也展示新進的咖啡機器與萃取技術,還重複播放關於咖啡產業剝削第三世界國家的紀錄片咖啡正義(Black Gold),不管是技術還是概念,在細心的安排下傳播著最新訊息。到了大企業專區,不管是星巴克還是COSTA,咖啡與糕點隨便你吃喝,都是門市實品大小絕沒偷工減料,一旁還提供頸肩按摩、指甲彩繪與快照等,種種創意連結,將咖啡館的休閒功能發揮到極致,而這些全部都是免費,有些攤位並提供各種遊戲,猜中就有大獎,讓我們這些觀眾玩的不亦樂乎。
倫敦咖啡節三天下來的門票收入39,280英磅,全數捐給慈善機構阿萊格拉基金會的(Allegra Fondation)的「瀑布專案(Project Waterfall)」,協助非洲咖啡產國獲得乾淨的水源,預計第一階段會有7000人受益。倫敦咖啡節不但觀眾玩的愉快、企業達到廣告效益(至少創意的服務讓我提高對品牌的好印象)、慈善機構募到資金,呈現大家都獲益的局面。近期大型的倫敦馬拉松大賽也是這樣的模式:維京(Virgin)贊助所有活動支出賺到廣告曝光、活動總收益捐給特定慈善團體、「歡樂組」的參賽者往往為慈善而跑,他們會跟親朋好友打賭,如果他們「穿著奇裝異服」或是「整場跑完」可以贏得賭金,而這些賭金都捐到慈善機構去,這也許是為什麼我們常看到瘋狂的英國人穿著奇裝異服在街上跑步的原因之一吧。活動現場也有許多義工為基金會募款,大型活動整場下來募得的金額相當可觀,為慈善事業注入源源不絕的活水。許多慈善機構往往只是一個家庭,沒有能力宣傳的,參加馬拉松大賽,BBC還會特意報導讓這些小慈善團體得到全國曝光。
以慈善為目的的活動似乎讓英國人特別樂意參加。英國資本家從中世紀開始,商人與地主就有照顧社會與弱勢的傳統,大地主要拿出免費的公田讓社會弱勢的人耕種自己的糧食,企業家要捐出10%的所得回饋社會照顧員工,現今企業贊助慈善活動,不但可以抵稅,企業主還有機會得到皇室表揚而獲得社會聲望。著名的英國巧克力品牌Cadbury,創辦人是英國貴格教派(Quaker)的信徒,以照顧員工出名,當該公司賣給美國卡夫(Kraft)後,公司違背照顧員工的承諾將工廠遷到東歐國家,引起英國大加撻伐,英國政府甚至考慮立法不准英國公司賣給美國公司。而一般的英國民眾,除了以行動監督企業的社會責任,參加活動獲得樂趣,為了慈善往往多花一點錢都覺得值得。想想台灣的咖啡節或是咖啡展,甚至其他的活動,我曾經是參展者的角色,以產業發展為導向的活動,在會場往往是金錢商業的喧囂而失去了文化的氛圍與社會的功能。觀眾來會場,沒有什麼新鮮的體驗或文化的感動,只好搶著撿便宜 ; 大一點的公司想來做宣傳順便把活動成本賺回去,變成廣告兼促銷 ; 小店家連預算都沒有,連會場都擠不進去 ; 社會或公益團體更別說能從中募到款,到底這樣的活動每年辦,社會得到什麼好處?